來自德國制造的光環和對中國制造的擔憂,已將工業4.0概念化為不少業內人士的的一種心理框架:對全新技術升級的迷戀與渴望。
這看上去像是一個局,或許也是一種罪,即使罪或許并不是工業4.0本身,然而它既然如此地成為我們的心理因素,我們就不得不警惕。
西門子、ABB、發那科、三菱電機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制造業領先企業仍然是本屆工博會的較大亮點,觀眾體驗到制造技術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持續深入融合,制造業生產方式、組織管理形式和發展模式將面臨新的變革。
德國供應商一時間應該被好奇而好問的中國制造業,整地摸不著自己的頭腦——中國買家恨不得前去爭搶德國供應商的口袋,翻看各種工業4.0的解決方案。一邊翻找,一邊心甘情愿地供奉他們是我們的老師。
而德國人只要一開口說工業4.0那點事,我們的輿論立刻眾口一聲地說,“原汁原味的工業4.0”。德國人也沒有完全搞明白的事情,到我們國家來布道,我們本來大可以交流的心態學習。德國工程院院士孔翰寧,被稱之為工業4.0教父——這個帶有鮮明供應商印跡的布道者,我們為什么要稱之為“教父”?
去年10月份德國巴符州的一百多人企業團到中國北京等地巡回推廣。巴符州的制造業占德國制造業的1/3,制造能力很強。但在陳述工業4.0理念時,一時也是蹩腳無邊,一個傳感器公司在20頁左右的PPT中,頭幾頁都是對工業4.0的解讀——不乏無知的認識。這是德國專業技術人員的失態,直到后面純技術環節,這位演講者總算回歸了他的技術理性。
去年10月份德國巴符州的一百多人企業團到中國北京等地巡回推廣。巴符州的制造業占德國制造業的1/3,制造能力很強。但在陳述工業4.0理念時,一時也是蹩腳無邊,一個傳感器公司在20頁左右的PPT中,頭幾頁都是對工業4.0的解讀——不乏無知的認識。這是德國專業技術人員的失態,直到后面純技術環節,這位演講者總算回歸了他的技術理性。
所以我們要對于工業4.0要有理性的認知,不能盲目追求。
tel: 13861868305